2022-05-19 51
文章來源:民航資源網
5月16日下午,民航局組織國內航空公司召開視頻會議,部署國內客運航班專項支持政策,國家和地方共同給予民航公司補助,保證基本運行量。
此次補貼政策具體內容是什么?
截至目前,關于會議上針對國內客運航班專項支持政策的具體內容,民航局官網方面尚未對外披露。
據財經類媒體報道,民航局計劃從5月21日開始到7月20日兩個月的時間,對4500個國內客運航班,通過現金補貼,進行“保不虧”的保底支持。
在上周五的一次民航局召開的內部會議上,民航局副局長就對上述政策進行了大概的介紹,稱“這個補貼政策就是以現有平均每天2700個航班為基礎(我們統計了一下近期可能每天的平均航班,國內起降的航班是2700班),這個基礎上增加1800班,就是達到一個基數,每天達到4500班,然后這4500班就是給一個每小時2.45萬的補貼,使得航空公司實現持平,運輸旅客只要達到持平,不虧你就可以飛,由國家給補貼。這個政策預計從5月21日開始到7月20日結束,兩個月時間。因為7月20日以后,暑運開始以后,只要疫情控制好,咱們的這個量肯定能夠上去,所以就解決當前行業面臨的實際困難。”
以相關補貼標準測算,補貼總額超過130億元,來自中央財政補貼近100億元。
此次補貼政策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5月10日,民航局黨組召開會議時表示,要積極推進行業恢復發展,抓緊研究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幫扶民航業的思路舉措和扶持政策,制定切實可行的貫徹落實措施,積極推動落實,盡快在行業恢復發展中落地見效。
近期疫情形勢趨穩向好,民航旅客量持續爬升。據飛常準數據,在5月9-15日這一周,共執行國內客運航班2.9萬班次, 環比增長15%,周運輸旅客量275.1萬人,環比增長19%。每日平均航班量達到了4075班,而之前一周的日平均航班量為3535班,環比增長15.28%。
本周起,吉祥航空恢復上海浦東-福建龍巖往返航班(HO1145/6),這將是上海全域靜態管理后吉祥航空恢復的首個上海始發國內定期客運航班。5月18日起,春秋航空上海往返昆明航班復航,拉開復工復產序幕;同時,5月18日春秋航空還有一趟僅面向在滬學生的上海飛大連航班。隨著國內航班量逐步增加,航空大規模復工復產提上日程。
民航資源網專家綦琦表示,五月以來,第一周日均3500班是國內疫情多點爆發的結果使然,第二周日均4000班說明疫情控制效果較好,行業反彈跡象顯著。隨著上海宣布社會面清零,往返上海航班大規模重啟在即。維持并給予現金補貼的規模設定在日均4500班是相對合理的,在確保單班補貼合適規模的基礎上,控制住財政總體規模也是可行的。當然,還要關注具體補貼細則,確保補貼公平公正公開,降低其對國內航空市場的影響,嚴格控制航司為拿補貼低價傾銷,維持各航線票價位于合理區間,將國家現金補貼真正用于航司自身航空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上,為行業負責,為國家分憂,為人民保駕。
此次補貼政策將帶來哪些影響?
民航資源網專家、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表示,在國家層面,民航業對國民經濟中其他行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根據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相關團隊的測算,2019年中國民航直接創造產業增加值在全國GDP中占比超過1%,間接影響的產業增加值(保守估計)占比超過5%。民航業影響的產業不僅有旅游、物流、外貿等,而且有房地產、金融、商務等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又如,我國現有城市約663個(不含港澳臺),其中擁有機場的城市208個,占30%,2021年這些城市創造的經濟增加值占全國比例超過70%,人均GDP大約是其他沒有機場城市的平均水平的2.2倍。
隨著國家防疫工作逐步見到實效,需要民航發揮對國民經濟相關行業的支撐作用,賦能國民經濟加快發展,將疫情造成的損失盡快奪回來,為實現2022年度5.5%左右的增長目標做出民航貢獻。
因此,政府給客運航司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很重要、很必要、很緊要,對于保障航司及民航其他部門提供基本安全服務具有保障作用,而且可以發揮民航對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可以為支持國民經濟其他行業盡快復蘇、為實現年度經濟增長目標、為保障包括應屆大學生在內充分就業做出民航應有的、更大的貢獻。
民航資源網專家林智杰表示,在財政不寬裕的情況下,國家拿出真金白銀托底民航業,而且在很短的時間就拿出政策,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民航業的重視和支持。民航進入前所未有的困難時刻,5月旅客恢復率僅為23%。在航班量極低的前提下,資金支持政策能幫助更多航班恢復運行。主要有幾大作用:
一是保經濟往來,恢復航班量后,能夠保證國內航班不斷線,需要出行的旅客有的飛。
二是保運行安全,航班量恢復對于機組的狀態和技能保持,提升安全裕度有幫助。
三是保民航生存,穩員工收入。
四是政策中性,只按航班量,不看企業身份,大中小、國企民企都能受益。
希望政策盡快落地,并在實施細則上更簡便快捷,讓旅客和民航員工更有獲得感。
民航資源網專家周華表示,此次的補貼方式是從收入端進行補貼,對于行業抒困的幫助是更為直接的,也更能激勵航空公司積極恢復航線運營。
航空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之一,其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此次推出的財政補貼新政,結合之前的各項減稅減費政策,能幫助航司在關鍵航線上實現盈虧平衡,為之后恢復正常運營做好準備。
疫情以來出臺過哪些支持政策?
2020年以來,為應對疫情沖擊,幫助民航企業渡過難關,民航局出臺了多輪助企紓困政策,穩住了企業發展的基本盤。
國外有哪些民航支持政策?
美國:包括薪資保護計劃(PPP)、經濟傷害災難貸款(EIDL)計劃,向航司三輪撥款救助。第一輪救助是在2020年3月,當時航司獲得了250億美元的直接撥款。第二輪是在2020年12月,航司將獲得150億美元的補貼,但條件之一是禁止在2021年3月31日前實施非自愿裁員。第三輪政府支持是在2021年3月,40億美元的薪酬支持計劃,這項支持計劃將防止航司在整個秋季解雇或暫時解雇更多員工,并保持員工就業。
澳大利亞:向航司補貼9.2億美元,澳大利亞政府實施了兩項財政補貼計劃,第一個是國內航空網絡支持(DANS)計劃,該計劃針對澳大利亞50條最繁忙的航線,第二個援助計劃針對運營270次每周航班飛往指定的111個偏遠和農村城鎮的小型航空公司。該計劃稱為區域航空公司網絡支持(RANS)計劃。
迪拜:政府向阿聯酋航空注資73億迪拉姆,約合人民幣137億元。
新加坡:新航獲190億新元融資,新加坡政府升級版就業支持計劃和升級版航空業援助計劃,共計提供約7.5億新元的援助,幫助航空業度過危機。
英國:英國易捷航空從英國財政部和英國央行的新冠病毒防控基金中獲得了6億英鎊的貸款。
德國:歐盟委員會批準了德國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為機場提供支持的援助計劃。該計劃對德國所有機場運營商開放,允許各級政府以直接撥款、貸款擔保、利率補貼和稅收延期等形式彌補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收入損失。
法國:對航空公司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造成的部分損失進行彌補。該計劃對持有法國運營許可證的航空公司開放,允許運營商推遲繳納某些航空稅。